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球每20只打火机就有1只“岑巩造”

时间:2025-08-28 15:29:00

日前,记者走进贵州岑巩经济开发区打火机产业园,车间里机器轰鸣,流水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正熟练地组装、检测、包装。每天,超过400万只打火机从这里发出,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订单已经排到10月份以后,产线满负荷运转,大家都在加班赶工。”贵州杰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跃华说,“我们必须按时保质完成每一批交付。”

这个位于山区的小县城,正在书写“小打火机撬动大产业”的精彩故事。岑巩年产打火机超过12亿只,占全球市场份额约5%——全球每销售20只打火机,就有1只产自岑巩。数字背后,是一个传统农业县的艰难转型与惊人跨越。

自2016年引进首批企业以来,岑巩打火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跃迁。如今,园区已汇聚18家打火机生产及配套企业,形成从注塑、电子元件、组装、充气、调试、检验到贴标、包装的完整产业链,核心部件自给率达100%,显著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我们早已不止步于低端制造。”岑巩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杨钊表示,“通过持续研发技术创新,产品已获多项国际认证,质量达到先进水平。”

随着市场网络不断延伸,岑巩打火机远销美国、俄罗斯、东南亚、中东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岑巩打火机产业实现总产值4.26亿元,外贸进出口额2550万余美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产值2.43亿元,外贸进出口额1267万美元、同比增长26%。在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中,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

产业振兴真正惠及于民。目前,园区带动就业4300余人,其中不少是返乡农民工和脱贫群众。“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老小,收入也稳定,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流水线上的王大姐笑着说。

创新驱动成为升级关键。园区企业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亿元,获得专利200余项,产品从传统金属打火机扩展至电子打火机、多功能打火器,持续迈向中高端市场。

“新研发的防风和多功能产品,附加值比传统型号高出三倍以上,”贵州杰达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伟说,“这才是我们未来的竞争力。”

政府的精准扶持为产业注入持续动力。岑巩创新推出“一企一策”帮扶机制,从厂房租赁、用地用电用气用工交通等保障,到出口退税、融资支持,提供全方位服务。针对物流瓶颈,当地计划设立打火机运输服务中心,以专车直运宁波、上海等港口,降低运输成本。

物流通道的打通让出口更加顺畅。通过与沿海港口建立“通关一体化”机制,出口通关时间压缩60%以上。“现在从生产线到装船出口,最快只要三天。”赵跃华告诉记者。

展望未来,岑巩打火机产业确立了清晰目标。未来3年,产能提升至30亿只,产值达到15亿元,带动就业3000人左右,打造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打火机研发制造基地。园区将继续引进中高端企业,推动产业向精品化、品牌化迈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晓波

编辑 欧阳章杰

二审 陈丹

三审 周灿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