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全球好物”!广州打造“钻石型”顶层物流网络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张娅凡
4月10日-11日,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推进会将在广州召开。广州,这座“千年商都”又一次站在历史的节点,以超前的战略眼光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向海陆空全面发力。在不久的将来,泰国的榴莲、智利的车厘子以及中国广州的汽车、深圳的电子产品、云南的蓝莓……各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产品将更加自由地交换坐标。
广州是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城市、中国对外交流的南大门,广州集聚了一批跨国公司、外国领事馆、国际会展。截至2024年10月,广州贸易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4万多家外资企业在穗投资发展,近年来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实现8年增长93倍,进口规模连续保持9年全国第一,已构建链接全球的商贸投资网络。未来,广州中心城市门户枢纽功能持续增强,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广州集聚扩散,国内外交往需求将持续增长。
广东交通运输有着巨大的潜力。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披露,2024年,广东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106.11亿元,比上年增长9.9%,是2015年以来增速次高年份。
其中,有一组数字值得关注:2024年,全省铁路货运量0.96亿吨,占全省货运量(以下均不含管道)的比重为2.6%;水路货运量10.64亿吨,占全省货运量的28.8%;公路货运量占比达68.5%。
显然,广东公路货运量的占比仍然较大。广东省统计局表示,如果要继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就必须深化综合交通体系改革,推进铁路运输组织效率提升,推进大宗物资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快多式联运创新发展等。

翻开广州地图,广州市共布局五个国际型综合交通枢纽。包括北侧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西侧的广州国际港,南侧的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广州港南沙港区。东侧,则由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来填补广州“钻石型”顶层物流网络的最后一块拼图。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位于广深科技走廊交汇处,5公里内覆盖广州中新知识城、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埔开发区、广州科教城等战略性发展平台,30公里内辐射服务东莞、惠州等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可以说,这里是产业与财富的“黄金交点”。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材料,到高端装备、生物技术、食品,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周边6-19公里内,集聚了一批现代产业中的佼佼者。这些名企,又与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布局完美契合。
这里还链接了一批高端人才:广东省GDP排名前五的城市(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皆处于其“2小时生活圈”内。据初步测算,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可覆盖5000万高端消费群体。
难以复制的区位优势,进一步促成了枢纽“六高双铁三港”的立体交通网络:6条高速公路构建“井字形”快速通道,10分钟接入珠三角环线高速;铁路东北货车外绕线贯通枢纽动脉,增城西站作为国际班列核心节点,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超千列;通过“公铁海空”多式联运,实现20分钟抵白云机场、40分钟达黄埔南沙双港、50分钟联动深圳海空枢纽,形成覆盖粤港澳、链接全球的“半日达”运输圈。
据了解,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目前,该枢纽正面向全球招商。枢纽共分为五大片区,各功能片区以公铁联运为核心,通过内部集疏运道路紧密连接,实现区域间协同配合,资源高效配置,并吸引周边产业聚集,推动枢纽能级持续提升。
在五大功能片区中,记着留意到一个特殊的片区,其以150亩的总用地规划建设现下枢纽项目中并不常见的综合能源服务区,是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践行绿色低碳文明理念的代表之一。据透露,该片区内超前布局一座制氢站。
当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用零碳排的绿电,并获得“绿证”,证明自身绿色消费水平和绿色发展成效,正成为众多企业提升全球绿色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物流运输,也逐渐成为减少碳排放的关键。广州交投集团枢纽项目工作人员表示“希望能从物流各个环节着手,为跨国企业真正节省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