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古城开封,当年曾有这样一场壮举……

时间:2025-08-29 05:00:00

山陕甘会馆 李俊生摄/光明图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走进昔日的抗日战场】

开封的春天,本该是杨柳依依、春光明媚。然而,1940年的春天,这座古城却是愁云惨淡、血雨腥风!就在前不久,又有122名抗日志士被日寇残杀。

下达命令的,是日本驻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自这个杀人魔头来到开封,短短半年多时间,已亲手下令枪杀我抗日志士466人。

绝不能让这个杀人魔头再猖狂下去!驻开封的国共两党地下组织一致决定:联手除掉吉川贞佐!

中共地下党员牛子龙负责这次行动。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国民党军统河南站行动队组长。牛子龙迅速组织暗杀队伍。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在郏县师范当教员时的学生吴凤翔。

吴凤翔是中共地下党员,因向延安输送进步青年,1936年被捕,关押在郏县监狱。次年,他在我党的营救下越狱,隐蔽于郏县、襄城交界的小磨山,并在此组织了一支武装力量。

为什么选吴凤翔?因为吴凤翔是国民党通缉的要犯,前去诈降容易取得日军的信任。而且吴凤翔胆略过人,枪法极准。

此后,经严格筛选,由国共两党地下人员组成的6人特别行动组开始秘密运作。

日本驻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驻扎在开封山陕甘会馆。这座会馆位于开封徐府街中段北路,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寓居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三省的巨商富贾在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府址上修建而成。会馆为四合院式布局,建筑坚固,院墙又高又厚,只要大门紧闭,想攻进去相当困难。

小鬼子吉川非常狡猾,深居简出,即使出行也是众兵围护,水泼不进。

怎么办?

这时,军统得到线报:日军驻北平考察团不久要来开封,为了邀功,吉川正在积极组建皇协军。于是,一个周密的计划在牛子龙脑中形成。

他开始按照计划,一步一步落实行动方案。

牛子龙得知,汉奸特务组长权沈斋是吉川贞佐身边的“大红人”,且此人贪财好利。特别行动组决定:从他身上打开缺口,设法接近吉川。

经过多次打点,吴凤翔打通了关节,获得了晋见权沈斋的许可。

一天,吴凤翔带着重礼拜见了权沈斋。他拿出一个包了一层又一层的古瓷笔筒,恭恭敬敬地递给权沈斋:“听说吉川大太君喜欢古董,我特意搞了这个笔筒,请您献给太君。”

权沈斋一边把玩着笔筒,一边意味深长地看着吴凤翔。吴凤翔会意,掏出5根金条塞给权沈斋:“这是孝敬您的。”

权沈斋嘴角露出了笑意:“小子,你该不会让我在太君面前替你谋个差事吧?”

“高人,您确实是高人!我这点小心思,您一眼就看穿了。”吴凤翔面带谦恭地说,“不瞒您说,我是越狱出来的,是国民党通缉的要犯。为了活命,我拉了一支队伍,有百八十号人。现在,很想为皇军效力。”

“太君正在谋划筹建一支皇协军。我哪天带你引荐一下。”

吴凤翔一躬到底:“那就太好了!那就太好了!如果事成了,我还会有孝敬。”

吴凤翔将见权沈斋的情况向牛子龙作了汇报。为进一步消除权沈斋的疑虑,两人商定,编造一份吴凤翔在小磨山队伍的花名册,准备在再次见面时呈给权沈斋。

与此同时,权沈斋也向吉川报告了吴凤翔的情况。吉川指令权沈斋进一步接触吴凤翔,摸清虚实。

吴凤翔第二次见到权沈斋时,把携带的“花名册”恭恭敬敬呈上。权沈斋翻看“花名册”时,吴凤翔又不失时机递上一点“意思”。

权沈斋很满意,说:“很好!很好!我这就把‘花名册’呈给太君。”

“能不能亲自拜见一下太君?”吴凤翔提出了要求。

权沈斋很意外,狐疑地看着吴凤翔。

吴凤翔赶紧点头哈腰道:“常言道‘礼多人不怪’,能面见太君,拉上关系,发展机会不是更多嘛。不过您放心,您是大恩人,事成后还会重谢。”

权沈斋这才放了心,拍了拍吴凤翔的肩膀:“你小子,很会来事嘛。将来升官发财,别忘了我。”

不久,权沈斋向吴凤翔转达吉川的命令:由吴率所部先遣队驻扎开封西边的董章镇。

吴凤翔迅速将这一情况报告牛子龙。牛子龙认为缺口已打开,派王宝义等4人协助吴凤翔刺杀吉川,自己带10名手枪队员到中牟县接应。

不久,吴凤翔率领所谓的“先遣队”来到董章镇。本以为,吉川会露面,可伺机击杀。谁知日军只是派员清点了人数,一时便没了下文。

吴凤翔继续在权沈斋身上打主意,又是一番贿赂后,提出还是想面聆太君。

几天后,权沈斋带来了消息:吉川答应召见。

吴凤翔得寸进尺:“能否带副官一起去?”私下里又送上几根金条。

又是几天焦急的等待。权沈斋终于露面了,吃饱了喝足了,又提了几个“小要求”,这才从包里拿出两张纸:“这是两张特别通行证,可以直接进入山陕甘会馆。”

吴凤翔大喜过望。他强抑住内心的激动朝权沈斋深鞠一躬:“事成之后,一定会有重谢!”

吴凤翔迅速报告牛子龙,商定了具体行动方案:由吴凤翔、王宝义持特别通行证进会馆击杀吉川;姚拴紧、刘盛武等在会馆大门外街面上制造喧闹气氛,掩护会馆内的行动;张茂亭则安排5辆挂帘人力车,事成后分3个方向撤离。

1940年6月22日(农历五月十七)下午5时,吴凤翔和王宝义身藏手枪来到山陕甘会馆。

有了通行证,哨兵未加盘查,他们径直走进后院。按照事先计划,吴凤翔负责射杀西屋的吉川,王宝义负责收拾南屋吉川的卫兵。

当吴凤翔悄悄来到西屋门外时,忽然听到屋里有几个人在用日语讲话。机不可失,吴凤翔踢开房门闯了进去,站在门口那个鬼子失声尖叫:“支那!”吴凤翔抬手一枪,鬼子应声栽倒。不等另外3个鬼子拔枪,吴凤翔“砰砰砰”就是几个点射,鬼子全扑倒在地。

吉川呢?吴凤翔屏风前后寻找,均没有发现。桌子下面的窸窣声引起了吴凤翔的注意,探头一看,正是吉川那张惊恐得扭曲的脸。吴凤翔毫不犹豫抵住脑门射光了枪里的子弹。

在院里开枪的同时,会馆门外一乘花轿吹吹打打闹得正欢。几个壮小伙高举唢呐,赤裸上身,正在卖力吹奏《百鸟朝凤》。几挂大鞭炸响了整条街。

爆竹、唢呐声中,吴凤翔、王宝义神态自若地走出了山陕甘会馆……

4天后的6月26日(农历五月二十一),《河南民报》刊发消息:

1940年6月22日,抗日志士在开封日军华北五省特务机关总部,刺杀了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驻汴日军参谋长山本大佐、北平日军赴汴考察团团长瑞田中佐、日军开封宪兵队队长藤井治少佐及一名卫兵……

消息一出,国内媒体竞相报道。英、美、法等7个国家的媒体也先后刊发了这一消息,其中新加坡报纸称吴凤翔等为“大无畏民族英雄”。

1946年,在延安的窑洞里,吴凤翔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这位传奇特工,之后进入中央党校学习,三年后更是登上天安门观礼台见证开国大典。

…………

85年后的今天,“走进昔日的抗日战场”采访组走进开封古城。

记者漫步山陕甘会馆所在的徐府街。这里是市中心,又是旅游区,天刚亮就一片闹忙。鳞次栉比的早餐铺正在营业,冒着热气的胡辣汤、喷香的大饼、刚出笼的灌汤包香了整条街。

山陕甘会馆,游人进进出出,脸上透着闲适和满足。会馆门前,层层叠叠的斗拱下,穿着汉服的年轻姑娘、戴着瓦楞帽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在拍照。

从红色朱漆立柱望进去,歇山式屋顶下的牌匾上镌着四个古朴的金色大字:大义参天。

(本报记者 蔡闯 尚文超 王忠耀 王胜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