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超级大站”遭遇“超级烦恼”!上海龙阳路交通枢纽,市民叹“走走走煞人”

时间:2025-04-15 22:22:00

近日,浦东新区海桐苑等多个小区的居民向“新民帮侬忙”栏目反映,自家小区紧邻龙阳路交通枢纽。虽说这里汇聚了多条轨交线路,换乘便利,可日常出行却不太便利,特殊群体无障碍出行更是不顺畅,他们急盼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改善周边交通状况。

五线大汇集 出行却不便

龙阳路交通枢纽位于龙阳路与白杨路交叉区域,集地铁2号线、7号线、16号线、18号线和磁浮线于一身。然而,周边居民却面临诸多出行困扰。

海桐苑居民张先生表示,以龙阳路和白杨路为轴划分成4片区域,其中龙阳路交通枢纽斜对面西北角的居民区出行最为不便。此区域聚集了环龙新纪园、海桐苑、樱花苑等小区,居民数量众多,地铁通勤需求大。但前往龙阳路站换乘时,却只有一条路可走。“去坐地铁,只能走白杨路人行横道,等待时间长,高峰期人车争道,混乱不堪,安全隐患突出。”张先生向记者提供了他长期观察得到的两个数据:行人过街平均需等待2个红灯周期,约110秒;该路口早高峰右转车流量高达900辆/小时。

白杨路人行道绿灯间隔长达120秒

记者前往现场调查发现,龙阳路交通枢纽位于龙阳路以南、白杨路以东,各大地铁出入口主要集中在龙阳路南面。龙阳路上方的内环高架路将空间南北割裂,仅地面交通可供通行,没其他空中或地下通道分流。

对于枢纽斜对面的海桐苑等小区而言,最近的地铁出入口是位于龙阳路北面的8号口,该入口直达7号线。居民若要从这里进入地铁站,首先得走到白杨路龙阳路的路口,通过白杨路人行道过马路,再前行约百米。龙阳路和白杨路均为主干道,车流、人流量很大。白杨路人行道绿灯间隔长达120秒,一旦错过,要等许久。从龙阳路右转进入白杨路的车辆很多,常截断人行道,高峰期人车争道的乱象频发。

倘若不走8号口,想要乘坐16、18号线或磁悬浮,还需要从龙阳路上过马路走到对面。而更宽阔的龙阳路采用的是二段式过马路方式,需要通过两个红绿灯,通行时间又得花费约120秒。

龙阳路要分2段过马路

无障碍通道 竟障碍重重

居民们反映,花木片区老年人较多,但龙阳路交通枢纽的无障碍设施不完善,使用起来障碍重重,特殊群体深感不便。

记者发现,若坐轮椅出行,穿过白杨路人行道到达最近的8号口,一路上未看到相关无障碍设施的标识和提醒。好不容易抵达8号口,从此处进入地铁站,要先下两段共28级的台阶,然后到达穿过龙阳路的地下通道,再走下18级台阶才能抵达站厅层,携带行李箱都很艰难,更不用说坐轮椅了。

8号口下来要走三段陡峭的台阶

记者走到8号口,在入口处找到一张无障碍电梯引导图。图中显示,20多个地铁出入口仅有4部无障碍电梯,最近一部位于马路对面7号口的旁边。要想到达对面,还得再回到路口,等待两次绿灯穿过龙阳路人行道,再向东前行约百米才能抵达。

人行道通往地铁口均被栏杆隔离

记者在向东前行寻找的过程中,依次经过地铁2号口和7号口。这里人行道与地铁口间的通道均设置了铁栏杆进行隔离,间隙狭小,仅容行人通行,轮椅与婴儿车无法通过。继续前行,看到位于龙阳广场上的无障碍电梯,却发现通往电梯的入口也被栏杆和石墩隔离,“可望而不可及”。记者穿过障碍走到无障碍电梯前,看到贴着“友情提示”:需使用无障碍电梯的乘客请拨打电话联系。“这么大一个交通枢纽,只有三四部无障碍电梯,位置难找,还有重重阻碍。”日常借助轮椅出行的胡老伯直言,龙阳路这里的无障碍设施实在不便,出行深受困扰。

无障碍电梯可望不可及

多方出主意 望尽快改善

今年上海两会上,黄少星和王洁委员提交《完善上海轨道交通龙阳路枢纽综合交通体系的提案》指出,龙阳路枢纽站由于设计原因,每条线路的站台独立,换乘通道复杂,枢纽站磁浮、地铁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换乘衔接不便捷,存在换乘距离太远、换乘标识不清、缺乏无障碍设施等问题。此外,非机动车乱停放现象突出,非法客运问题由来已久,导致附近经常交通堵塞。黄少星等委员认为,交通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龙阳路枢纽站的规划、设施和运营管理,针对换乘距离较远、标识不清等问题进行优化,在换乘通道中增设扶梯、电梯等垂直交通设施。

居民代表也建议,可以通过增设交通节点的方式,提升枢纽整体的通行效率,如建地下通道、跨街连廊等,建立立体的步行系统,打通各个堵点,提升过街便捷性,让龙阳路交通枢纽周边居民畅快出行。

龙阳路交通枢纽的交通状况究竟能否得到改善?周边居民何时才能不再“通行难”?“新民帮侬忙”将继续关注。

原标题:《“超级大站”遭遇“超级烦恼”!上海龙阳路交通枢纽,市民叹“走走走煞人”》

栏目编辑:陈浩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