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具身智能不是单一企业的独角戏,需要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姝
“腾讯早在2018年就投入机器人算法和产品研发,逐步形成数据共建、算法能力到仿真环境的开源开放平台”,5月16日,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广州峰会AI与具身智能专场,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表示。
今年以来,具身智能成为行业热议话题,2025年更是被业界广泛认为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这一关键节点的到来,标志着具身智能正从技术探索迈向大规模商用阶段。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承载地,也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创新高地。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截至 2025 年 3 月,广东省注册成立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过 37万家,数量位居全国之首。这些亮眼数据,充分展现了广东省在 AI 领域的雄厚实力与蓬勃活力,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孕育了丰厚的土壤。
面向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深度融合的时代趋势,腾讯率先布局,先后发布了多款有引领意义的机器人,包括自平衡轮式移动机器人、轮腿式机器人、多模态四足移动机器人Max。去年9月,腾讯发布的最新一代机器人小五,融合了四腿轮足复合设计、大面积触觉皮肤、多指灵巧手等多项自研技术,可在真实人居环境中完成行走、搬运物体等复杂任务。
与此同时,腾讯也拥有具身智能产业的全链条服务能力。遍布全球的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先的音视频解决方案,以及全栈云原生安全体系等技术优势,这些能力为具身智能企业提供从GPU底层算力、基础模型到上层应用适配的一站式服务。目前,腾讯已与智元、越疆科技等头部企业携手,在机器人大脑训练、智能控制、远程交互等场景中不断突破。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AI技术持续下沉,具身智能将走出实验室,走进工厂车间提升生产效率,踏入医院病房辅助医疗护理,融入家庭客厅守护日常生活。它不仅重塑生产生活方式,更将重新定义人与机器的协作关系。
李强认为,AI及具身智能产业的繁荣,绝非单一企业的独角戏,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对于腾讯来说,将始终秉持开放协同的生态理念,专注做好大模型时代最值得信赖的数字化助手,以开放的技术平台、丰富的生态资源、成熟的服务体系,与行业客户和伙伴携手构建具身智能产业新生态。
“从算法研发到硬件制造,从场景探索到市场开拓,唯有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才能让中国的具身智能技术,不仅在国内落地生根,也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大显身手”,李强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