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指突破3100点
9月15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后出现分化。截至当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860.50点,微跌0.26%;深证成指报13005.77点,上涨0.63%;创业板指报3066.18点,上涨1.51%。
近期,A股持续震荡上行,上证指数9月12日盘中最高达3892.74点,创近十年新高;创业板指在9月11日刚刚站上3000点后,9月15日盘中最高达3106.88点,进一步突破3100点关口,创三年半以来新高。
面向年内剩余时间,市场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等情况变化;从板块表现来看,人工智能(AI)、国产算力、芯片、光伏储能、创新药等成为当前机构热议的焦点。
“上周(9月8日至12日)A股在短暂消化止盈的压力后转涨,创阶段性新高。交投活跃度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国内资金继续活跃,聚焦产业趋势的特征依然明显。”在华泰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兼金融工程联席首席何康看来,国产算力链、创新药、机器人、化工、电池以及大众消费龙头等值得关注。
科技板块带动整体向好行情
Wind数据显示,近三个月内,创业板指涨幅达50%,显著领先A股市场其他指数。
近期,创业板指上涨明显是多方面原因叠加而成的结果。中航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郁峰认为,其主因之一是当前无论政策面还是资金面,都对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相关板块企业形成利好,这类企业的大幅上涨带动了相关板块的活跃度。
中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分析表示,市场风格表现上,近期中小盘普遍优于大盘、成长普遍优于价值,流动性宽松带来中小盘相对优势;在基本面偏弱但政策积极发力的情况下,市场更青睐成长性板块。行业表现上,成长、消费为主要占优行业方向。在当前国产替代加速与AI产业周期快速发展的基本面环境下,科技股有望受益于本轮人民币资产重估机遇。
首创证券分析师邹序元也表示,在国产替代政策支持、技术持续迭代及下游多元化需求背景下,AI 产业蓬勃发展,从云端大模型向端侧智能、具身智能持续进步。
关于“科技板块是否仍能持续引领行情”,当前市场各方存在一定分歧。华泰证券策略分析师徐驰表示,从海外对标经验看,AI、算力、半导体在技术周期中的产业逻辑仍处于扩展期,成长空间未被完全定价;从资金流向看,尽管科创板等ETF有阶段性赎回,但北向资金成交持续处于高位,两融余额再创新高,显示资金并未真正退出,而是进行结构调整。
不过,与此同时,近期科创ETF和创业板ETF整体存在赎回趋势,以及产业资本高位减持,说明资金兑现压力仍在。徐驰认为,这种多空博弈,使得科技板块的持续性成为决定市场趋势的核心矛盾:若政策与外部事件形成催化,场外资金接力流入,科技有望继续引领;若资金兑现加速,则可能转入高低切换。
电池、储能概念持续拉升
9月15日开盘后,电池、储能等概念股持续拉升,拓普集团、天赐材料、万向钱潮等多只个股涨停;宁德时代A股股价一度涨超14%至371.52元,创2021年底以来新高。截至当日收盘,宁德时代报354.70元/股,上涨9.14%。
当前,储能行业正处于政策与需求共振的加速期。政策面上,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
中信证券在最新一份研报中表示,两部委发布文件明确2027年国内储能装机规模翻倍目标,实质上将此前“市场预测”转变为“政策目标底线”。
同时,今年以来,海外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国内储能电芯企业订单量暴增。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26GWh,同比增长97%,其中前九名均为中国企业,国内企业储能锂电池出货在全球占比超过90%。
“欧美需求高景气与产业供给优化,储能系统传导涨价是当前左右行业基本面的核心矛盾。”中信证券认为,在新能源入市现货价差拉大、容量补偿加码刺激下,国内储能行业或逐渐走出长期通缩局面。预计电池厂及头部集成商将率先获得增量收益,2025年国内储能业务有望摆脱过去“不赚钱”的局面,盈利进入修复通道。
A股将走向何方
近一段时间,A股市场主要指数屡创阶段性新高,但与此同时,成交额高位缩量,单日成交额一度从3.2万亿元跌至2万亿元,引发部分投资者担忧。2025年剩余时间,A股将走向何方?
从市场各资金的高频跟踪来看,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认为,近期呈现两方面变化:一是上周A股市场融资流入额超过500亿元,已经连续12周净流入;二是居民资金或通过主动偏股基金、“固收+”基金、ETF入市,反映居民资金入市意愿仍强。
此外,刘晨明进一步表示,此前外资连续3周净流入A、H股,尽管上周外资转为净流出,但幅度相较以往明显放缓。如果四季度中美关系和国内会议有预期上的变化,叠加美联储降息,那么外资有望继续贡献增量。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也提出,7月以来,机构资金加速流入,被动型基金贡献重要增量。近期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第三阶段落地强调权益类基金发展导向,权益类公募基金入市的方向明确。展望后续,A股大概率将延续震荡上行的走势,但需关注短期波动风险。

来源 :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张弛
编辑:刘能静
邮箱:f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