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博鳌对话|黄奇帆:中国对外开放有这些变化

时间:2025-03-26 16:03:09

中新经纬3月25日电 (王玉玲 薛宇飞)“最近十年中国的产业开放是‘宽领域、全方位、多渠道’的,现在逐步开放了金融领域、服务贸易领域、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外资投资,开放程度更高。”25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说道。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中新经纬 薛宇飞 摄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

从过去十年中国制造业取得的成就来看,黄奇帆分析了几点,一是规模,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

二是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体系有了比较完善的发展。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三是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出现了变化,2010年以前,中国出口产品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轻工等。但到2024年,中国出口总值达3.58万亿美元,出口产品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资本密集的装备类、电子类的产品的占比不断提升。

四是中国制造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五是中国制造业发展跟世界合作开放紧密相关。

中国对外开放有这些变化

谈到中国对外开放,黄奇帆指出,中国对外开放势头依然强劲,过去十年中国对外开放采取了五项措施。

黄奇帆表示,第一,中国过去几十年贸易政策上以出口导向为主,最近十年既鼓励出口,同样鼓励进口。

第二,在投资政策上,最近十年,中国既鼓励外资到中国投资,同时也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最近几年,中国民营企业每年都保持一定规模的海外投资。

第三,从区域开放来看,过去十年中国是沿海地区开放为主,现在是沿海、内陆同步开放,例如,现在中国东南西北中都有保税区,区域开放均衡。

第四,在产业政策上,过去中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业开放度大,外资注入门槛宽松,比如百货商店、房地产等,最近十年中国的产业开放是“宽领域、全方位、多渠道”的,现开放了金融领域、服务贸易领域、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外资投资,开放程度更高。

第五,中国对外开放不仅仅关心贸易量、资金量,更关心营商环境,开放的目的要使中国各个区域营商环境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程度能够跟国际接轨,包括负面清单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工人的劳动权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