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未来之城”雄安新区蹲点观察:在创新试验田里触摸时代脉搏

时间:2025-04-02 21:36:00

新华社石家庄4月2日电(记者刘桃熊、岳文婷、杨帆)位于雄安国创中心的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公共实验平台实验室内,通号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王家硕正在和同事利用一个银白色金属导体球进行静电感应电流采集实验。

“该实验模拟无人机螺旋桨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帮助我们做静电探测技术研究。”王家硕介绍,随着低空经济发展,无人机探测与反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电磁、激光等压制手段不精准、抗干扰能力弱,辅以静电探测等技术就可以实现对目标信号的精准探测和控制。

利用公共实验平台提供的环境和硬件支持,以及国创中心对接的各种应用场景和科研资源,通号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填补了国内低空安全领域静电感知技术空白,并在白洋淀景区开展了应用示范。

“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公共实验平台拥有铯原子钟、铷钟、示波器等200多台套尖端科研设备,同时提供高水平研究实验室、数据机房、系统测试中心等实验环境,为相关领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开发、产品创新等提供基础研发服务。”雄安国创中心城市安全与时空研究所技术负责人羡春辉说。

在雄安国创中心,像这样的科研平台还有很多。雄安国创中心负责人马扬飚介绍,“围绕雄安新区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我们将再打造一批公共技术平台,推动更多代表未来产业的项目在新区聚集落地,助力新区打造成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

“小德小德,请把香蕉放到黄色的盘子里。”“我已完成任务。”自去年11月梅卡曼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的总部揭牌投用后,这款搭载了Mech-GPT多模态大模型的机器人总能吸引参观者的驻足。

梅卡曼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演示工业机器人运行。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梅卡曼德是全球AI+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的独角兽企业之一,它的落户还要从一场活动说起。

2024年3月,第一期“雄安创投工坊”活动举行,全国20余家投资机构与近20家企业走进雄安。活动现场,梅卡曼德创始人、CEO邵天兰感受到了投资人的热情,同时看到雄安新区机器人产业庞大的市场需求。随后,在雄安集团基金管理公司的不懈努力下,梅卡曼德下定了落户新区的决心。

“创投工坊依托雄安新区丰富的应用场景、创新要素和支持政策,将创投机构和科创企业链接起来,构建了全新的创投生态,既能精准地选出优质‘种子’企业,又能让这些优质企业借助雄安丰富的要素资源实现更好发展。”雄安集团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乐说,目前“雄安创投工坊”已举办五期,成功链接100余家创投机构和100余家科创企业。

据悉,雄安新区还专门搭建了科技创新基金体系,涵盖种子、天使、成长、科技成果转化等不同阶段的科创基金,并以此撬动各类资本、项目、技术和人才聚集。在梅卡曼德落户雄安过程中,雄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投资1亿元用于支持梅卡曼德进行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在采访过程中,当问到雄安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时,听到最多的回答就是“丰富的应用场景”。发挥场景优势,雄安新区探索开展“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以赛聚智、以赛兴业。据悉,首届大赛吸引全国818家团队、1320项作品参赛,377项作品获奖,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等数十家科创企业团队及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和产业项目落地。

空天信息创新技术大赛、国际机器人大赛、垂直大模型大赛……当前,第二届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正在举办,创新场景也在不断扩容。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届场景汇将按照‘组委会+公司’模式,专门筹设场景汇综合服务公司,为大赛举办和科技成果评价、展示、交易、孵化、应用等提供综合服务。同时出台一揽子创新支持举措,加强场景汇创新制度供给,在给场景、给政策中实现场景与项目的‘双向奔赴’。”

(来源:新华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