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相约未来共赴雄安|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创新驱动,布局高端高新产业

时间:2025-07-06 09:00:00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5日电(记者 牟昊琨 杨逸凡)在北京中关村东南方向约120公里处,一座承载着创新使命的科技新城——雄安中关村科技园巍然崛起。延续中关村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在白洋淀畔的广袤土地上,这座科技园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成功汇聚了百余家企业入驻,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中国青年网记者 牟昊琨 摄

  据悉,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位于河北雄安新区中部偏北区域,当前以容东片区华望城为主要载体,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高端高新产业方向,致力于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内,观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辛福手托一枚4.8毫米的白色“胶囊”,向记者介绍这款带线磁控胶囊式内窥镜系统。

黄辛福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接受记者采访。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增强 摄

  “在食管内发现微小病变”“为无症状者敲响健康警钟”……黄辛福回忆起产品联合雄安多家医院开展的300余例临床筛查成果。这份成果源自他们选择将创业征程锚定雄安的决心。

  黄辛福坦言,雄安创新的土壤、政策的支持是吸引企业落地的关键引力。落户短短半年多,他们便完成首款核心产品“磁控胶囊式内窥镜系统”的攻坚研制。

牛威力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接受记者采访。中国青年网记者 牟昊琨 摄

  “这款胶囊仅4.8毫米,吞咽十分方便,其中还藏着百万像素的超清成像系统,分辨率提升约4倍。通过外部‘磁力引导’与体内‘线控精调’协同配合,使得胶囊能在食道等关键位置精准悬停、360度旋转探查,能够全方位检查上消化道,极大降低了漏诊风险。”容城县人民医院内镜室主任牛威力说。

  “这颗‘带线胶囊’是我们扎根雄安交出的首份答卷,”黄辛福望向实验室窗外的园区,“科技惠民没有终点。未来我们将持续扎根于此,开发更多普惠型早筛工具,让消化道系统等健康隐患‘无处遁形’。”

  除了智能医疗器械领域,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还在大模型开发、3D视觉算法及AI垂直应用等领域集聚了天融信、中核华辉、眼神科技等一批链主企业,逐步构建起涵盖算法、平台、应用等环节的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算法产业链生态体系。

  “妙不可言,心向往之”——这正是雄安妙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名字的由来,也代表了该公司副总经理王乐玉团队初识雄安的第一印象。2024年1月正式进驻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后,这家北京疏解到雄安的企业便迅速扎根。

  采访中,王乐玉兴奋地描述起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的独特生态:“刚提出想做带摄像头的智能眼镜,园区群里立刻就有企业响应,硬件、软件、图像识别瞬间聚齐!”王乐玉还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等建立广泛合作,共同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王乐玉觉得这种‘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雄安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别的产业园从未有过这种体验。雄安就像一个强力纽带,把企业聚起来一起发力——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在这里成为了现实。”对于王乐玉而言,雄安更意味着“一代人与城市共成长的绝佳机遇”。“宜居宜业的环境、志同道合的创新者汇聚于此,民营经济拥有无限可能。”他说。

  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还有很多企业正依托场景优势开展产业链协作,构筑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生态体系,更多的“不搭界领域”也尝试融合。比如,拥有丰富心理咨询案例及相关数据资源的传统心理咨询企业易融科技在专注人工智能数字化升级服务的憨猴科技技术助力下,成功构建了心理咨询领域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目前,两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归舟心理”小程序一期已正式上线,并启动了第二阶段的合作,研发线上心理课程和活动模块,探索跨界融合新的可能性。

  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完善的配套服务与支持体系。自科技园成立以来,雄安新区相关部门与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运营团队积极行动,围绕企业发展需求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为及时响应企业诉求,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工信科技数据局、党群工作部等多个职能部门深入企业一线调研,推动资源共享、业务对接和产业链协同发展。雄安中关村运营团队也持续开展“周周看、家家到”走访活动,面对面倾听企业声音,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如今的雄安中关村,15分钟生活圈内,食堂、咖啡厅、人才公寓、学校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上下楼即上下游”的楼宇经济创造出新的产业链……京雄协同创新的“化学反应”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