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凭啥零伤亡?丹巴“7·2”泥石流的气象预警“硬核”守护

时间:2025-07-05 17:33:00

7月2日23时30分,丹巴县巴底镇邛山沟泥石流奔涌而下,瞬间阻断G248线。而此前1小时,当地179户406人已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凭借精准气象预警与高效响应,丹巴县在此次灾害中实现12个乡镇16个村279户736人“零伤亡”,为夏季防汛减灾提供了典型范例。

72小时预警接力,锁定灾害风险

7月1日8时04分,丹巴县气象局捕捉到川西高原对流云团集结信号,20分钟后即发出首份《雨情通报》。当日《气象信息快报》明确预警:“2-7日将出现持续性强降水,需防范次生灾害。”随后,气象预警进入“高速运转”模式——17时锁定巴底镇等4镇为重点区域,17时42分发布覆盖全县的雷电黄色预警,23时33分预警延长。巴底镇副镇长表示,收到预警后,镇里立即对地质灾害点展开巡查,提前模拟了转移流程。

分级预警精准到人,抢出黄金避险时间

7月2日16时,气象会商显示强降雨带强度远超预期,暴雨预警信号不断升级:16时发布蓝色预警,19时33分升级为橙色,22时19分更新为黄色。每一次预警都精准靶向巴底镇等重点区域,2785条预警短信直达村干部、地灾监测员。“收到信息后,我们立刻组织村民撤离。”村干部回忆,正是这1小时的预警提前量,为群众赢得了宝贵逃生时间。

部门联动织密防线,数据驱动精准救灾

气象预警成为部门协同的“导航仪”。应急管理局依据预警调配物资,交通局设置警示标志,水利局监测水位。7月2日22时06分,气象局发布强降水现报后,各部门同步启动响应;3日凌晨,根据气象通报,抢险力量迅速转移至丹东镇,提前排除险情。7月4日,东谷镇降雨量骤增,气象部门从暴雨橙色预警升级至红色仅用29分钟,乡镇随即完成转移部署。

此次灾害中,丹巴气象部门累计发布20期预警、9853条短信、37次电话叫应。尽管G248线受损、农田被淹,但零伤亡的成果,正是气象预警“跑赢灾害”的有力证明。而随着新一轮降雨即将到来,丹巴气象防线仍在持续紧绷,守护着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