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们先后拿到3笔共计3000多万元研发资金”

时间:2025-04-08 10:13:00

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但制造业领域利用AI深度赋能的公司依然凤毛麟角。在南通,一家致力以AI赋能制造业发展的科技公司以“小模型”立身,使用较小规模的参数,为客户量身打造应用于工业领域的AI模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南通创新区的元始智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探访这家企业的成长密码。

元始智能合伙人、董事会秘书王天逸告诉记者,公司专注于工业传感器数据处理,使小样本、小算力也能让工业场景所需的模型变得可解释、可信赖,让用户不只能观察输入和输出结果,也能解析处理逻辑。尽管手握硬核技术、面向蓝海市场,元始智能这颗创新种子要想在产业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还面临资金、市场等多重不确定性的考验。2022年7月,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南通创新区携手,以“拨投结合”机制,支持元始智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落户。

“拨投结合”,就是将拨款与投资相结合。省产研院与南通创新区先通过立项拨款给予企业资金支持,当企业进入市场化融资阶段,再将拨付的研发资金转为投资。“我们先后拿到3笔共计3000多万元研发资金。”王天逸介绍,这些资金在公司研发投入较大、营业收入较低、市场化融资不足的关键时刻,给予企业重要支持。如今,元始智能已为中航工业、中核集团、中船重工、中国中车等一批头部企业提供AI模型,覆盖设计与仿真、装配及制造、运维及保障等众多流程。

年均营收增速超50%的亮眼业绩,让元始智能赢得众多社会资本青睐。目前,企业已顺利完成Pre-A轮融资交割。这意味着,省产研院与南通创新区投入的3000多万元研发资金已转化为股份,并获得幅度可观的增值。

截至目前,省产研院与南通创新区已通过“拨投结合”方式合作引进8个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我们支持创新,也宽容失败。”南通创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让创新成果尽快落地、创新潜能竞相迸发,南通创新区努力成为创新创业者的最佳“合作人”:若项目成功,资金转化为投资,共享收益;若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也给予宽容,与团队共担创新风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