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棒杰股份光伏子公司逾期借款9.67亿 扬州棒杰为止损临时停工停产已4个月

时间:2025-07-04 10:17:00

进入光伏行业后,棒杰股份(002634.SZ)还没尝到甜头,就已陷入麻烦。

7月2日晚间,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光伏板块子公司受外部经营环境承压、金融机构授信政策收紧的影响,在金融机构累计逾期或提前到期的借款金额合计约9.67亿元,占上市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322.51%。

棒杰股份表示,公司及子公司已就上述情况积极与银行等相关方沟通,计划通过留债展期、借新还旧、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逐步化解债务逾期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棒杰股份光伏业务主要由子公司棒杰新能源和扬州棒杰开展。其中,扬州棒杰自2024年5月起进一步调整了生产策略,不断降低产能利用率,并于2025年3月1日起实施临时停工停产,至今已有4个月时间。

拟通过借新还旧等方式化债

7月2日晚间,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光伏板块子公司受外部经营环境承压、金融机构授信政策收紧的影响,出现部分授信无法续作、被金融机构要求提前偿还的情况,导致短期债务压力较大,致使光伏板块部分子公司出现未能按时履行部分债务偿还义务的情况。

截至2025年7月2日,棒杰股份光伏板块子公司在金融机构累计逾期或提前到期的借款金额合计约9.67亿元(上述借款金额不包含因逾期产生的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等),占上市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322.51%。

棒杰股份表示,公司及子公司已就上述情况积极与银行等相关方沟通,计划通过留债展期、借新还旧、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逐步化解债务逾期问题。

对此,棒杰股份介绍,上述借款全部都由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公司届时将有履行担保义务的风险。由于部分借款逾期,公司可能会承担相应的违约金和滞纳金等额外财务成本。

同时,棒杰股份还坦言,借款逾期事项会导致公司融资能力下降。公司存在因借款逾期面临诉讼、仲裁、银行账户被冻结、资产被冻结等风险,可能对光伏板块日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

棒杰股份介绍,公司无缝服装板块未对光伏板块提供任何抵押和担保,目前业务经营稳健,财务状况良好,公司将继续加强无缝服装板块产品研发,稳步推进工厂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运营效率,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保障公司无缝服装业务进一步发展。

同时,棒杰股份还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7月2日,公司及子公司连续十二个月内新增尚未披露的诉讼、仲裁事项的涉案金额合计约为8828.92万元,涉案金额累计达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29.44%。其中,新增单项涉案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的重大诉讼共1起,涉案金额为8109.43万元。

棒杰股份还公告称,经公开渠道查询,并结合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公司持有的下属子公司浙江棒杰数码针织品有限公司100%股权被司法轮候冻结的原因系皖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诉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扬州棒杰”)、公司、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棒杰新能源”)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一案,申请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所致。案件涉及的财产保全金额为8109.43万元,若公司后续未能与申请冻结方协商和解或未能偿还相关债务,则被冻结的股权可能面临对应8109.43万元部分被司法拍卖的风险。

切入光伏行业连续两年亏损

目前,棒杰股份继续保持“无缝服装+光伏”双主业的业务结构。

资料显示,棒杰股份下属棒杰针织等子公司从事无缝服装的设计、研发、生产和营销,主要产品是无缝服装,产品种类丰富、结构完善;公司光伏业务主要由子公司棒杰新能源和扬州棒杰开展,主打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市场竞争力。

其中,棒杰股份于2022年完成了引进战略股东的工作,引进的战略股东在硅料、硅片、光伏电池片、光伏电池组件等光伏产业核心环节均具备丰富的产业背景。团队大部分人员均来自各大头部厂商且具备10年以上的光伏从业经验。

2023年和2024年,棒杰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7.63亿元和11.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46%和44.83%;净利润分别为-8843.10万元和-6.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35%和-660.30%,公司连续两年亏损。

2025年一季度,棒杰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同比下降67.80%;净利润-4862.73万元,同比下降71.35%。

2024年为棒杰股份实施光伏战略转型的第二年,公司光伏板块主要子公司扬州棒杰自2023年9月底投产以来,其产能经历了一段爬坡期。

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和客户导入策略,扬州棒杰于2024年4月达到了电池片生产量的高峰。

然而,随着光伏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尤其是在2024年4月底后,全行业面临普遍的亏损压力,且亏损幅度不断加大。在这种不利的市场环境下,扬州棒杰的经营压力也日益增大。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扬州棒杰自2024年5月起进一步调整了生产策略,不断降低产能利用率,并于2025年3月1日起实施临时停工停产,并对核心生产设备进行全面大型检修工作,预计停产时间不超过3个月。

6月3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受光伏行业竞争加剧、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光伏板块子公司扬州棒杰经营未达预期,持续亏损。为了不扩大公司亏损敞口,不承担额外风险,维护公司利益,扬州棒杰决定其生产线继续停产,后续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光伏行业的发展,在全面夯实技术层面复工复产准备的前提下,综合考量全体股东利益,审慎推动复产决策。

由此,截至目前,扬州棒杰已停产4个月。

来源: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