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主动应变 推动AI领域创新人才培养

时间:2025-03-31 17:55:00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孙博洋)“人工智能领军人才有一个共性特点,他们都有着宏大的志向。”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行的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发展论坛上,北京中关村学院院长刘铁岩表示。

论坛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产生系统性、深层次影响,必须提前识变、主动应变,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

他认为,面对智能时代新的人才需求,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师生智能素养提升、教育系统规模应用和前沿应用技术攻关,着力培养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

刘铁岩表示,分析了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人才后,发现他们既是科学家又是工程师,还是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战略家,他们有着宏大的志向,也有着全局的前瞻性的视野。

他认为,领军人才是“有能力创立和领导国际顶尖AI企业或机构的复合型人才”,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在学科融合、课程设置、评价标准、科研组织、项目审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国际交流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邵斌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空前爆炸与颠覆式的产业应用之间存在失衡,人工智能深度产业化受到多体系、多因素制约,在人才方面,既精通算法的原理,又深谙产业机理的跨界研究员、跨界工程师较为稀缺。

他提出由人才、技术、数据、资本、生态五要素构成的系统化破解思路。希望通过构建人才跨界旋转门等实践探索,实现人工智能颠覆式产业应用的突破路径。

论坛上,对于人工智能教育和人才培养,一线教育从业者嘉宾表示,未来教育需深度融合技术与人文,基础教育应坚守人性土壤,培养技术与价值的双重守护者;行业从业者嘉宾则认为,基础突破、模式创新、融合发展是关键,呼吁各方携手构建可持续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生态。

据悉,在此次论坛上,北京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海淀)由北京市教委依托中关村学院成立,旨在探索跨学段、长链条、贯通式的系统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人工智能领域拔尖人才,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教育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