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的“罗密欧”,如何寻找他的“朱丽叶”


当人类在交友软件上左滑右滑寻找真爱时,地球上一些最稀有的动物也在以同样的方式寻找配偶。日前,《新西兰地理》杂志为一只名叫“内德”的蜗牛发起了全国征婚活动,让国内外媒体颇为操心,被广泛报道。
从此前玻利维亚的“罗密欧”水蛙到肯尼亚的“苏丹”犀牛,再到这次的“内德”蜗牛,越来越多数量稀少、濒临灭绝的动物正通过现代交友平台寻找生存希望。
“左撇子”蜗牛的寻爱之路
今年8月,新西兰一名博物爱好者吉塞尔·克拉克森在北岛自家的花园内除草时,一只壳上螺纹向左旋的“左撇子”蜗牛意外掉进泥土。
当克拉克森准备挪走这只蜗牛时,她立刻意识到,不能就这样把蜗牛和其他蜗牛一起扔回草丛里。于是她立即摘下手套,小心拿起蜗牛,在鱼缸里为它安了家。她给这个新朋友起名叫内德,取自美国动画片《辛普森一家》中的左撇子角色内德·弗兰德斯。
克拉克森兴奋地和《新西兰地理》杂志分享了她的发现,编辑凯特·埃文斯立刻用感叹号回应——每四万只蜗牛中,只有一只“左撇子”蜗牛。这让内德变得非常特别,但也注定了它孤独的命运:由于生殖器官位置关系,它只能与另一只同样罕见的左旋蜗牛交配。
蜗牛是雌雄同体动物,生殖器官位于头部一侧。螺纹旋转方向不一样的蜗牛无法交配,这对内德来说意味着要在菜园中游荡一生,寻找“左撇子”真爱。
为了帮助内德,《新西兰地理》杂志发起全国征婚活动。有房、善于倾听、热爱西蓝花、渴望爱情……内德的征婚材料绝对拿得出手。杂志呼吁读者:“代表内德,我们发出请求:走进花园,翻翻你的菠菜地吧。”他们建议在温和潮湿的夜晚外出寻找,那时蜗牛会在开阔地带爬行。
消息一出,许多人热心响应,但克拉克森坦言,邮箱里收到的几乎全是被误认成“左撇子”的普通蜗牛照片。与此同时,跨国寻找伴侣也并不可行——出于保护本土物种的考虑,新西兰对外来物种入境有着严格规定。
克拉克森说:“现在是蜗牛活动的最佳时期,它们到处都是。”寻找者需要仔细观察螺壳的旋转方向——如果发现“左撇子”蜗牛,请联系杂志,“然后去买张彩票吧,你简直是个传奇。”
“罗密欧”找到了“朱丽叶”
内德的寻求真爱之旅仍在等待回音,但在世界的另一端,一些动物的“征婚启事”却迎来了不同的结局。有些等到了奇迹,也有些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来自玻利维亚的瑟温卡斯水蛙“罗密欧”堪称最成功的动物征婚案例。2008年,生物学家从野外带回这只雄性水蛙,也是已知的最后一只瑟温卡斯水蛙。十年过去,罗密欧一直孤身一蛙,求偶叫声无人应答。
为筹集保护资金,保护人士在交友网站为罗密欧创建了相亲档案。感情状态“未婚”,但生育意愿写着“绝对想要”。视频里,罗密欧用带着西班牙口音的英语说:“我们物种的命运真的全靠我了。”
2018年情人节发布的这份交友档案吸引了全世界关注,最终筹得2.5万美元捐款。一年后,研究人员在玻利维亚玻云雾森林中发现另外五只同种青蛙,包括雌性“朱丽叶”。科恰班巴阿尔西德·多尔比尼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巴达尼说:“朱丽叶和罗密欧一样喜欢蠕虫。她非常强壮,游泳非常快。罗密欧很害羞,而朱丽叶一点也不害羞。所以我们认为她会是罗密欧的绝佳伴侣。”
罗密欧终于找到了他的朱丽叶,但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非白犀牛“苏丹”的故事却以悲剧告终。2017年4月,时年43岁的苏丹在手机约会软件Tinder上创立了个人档案,简介写道: “我能从容应对压力……身高1.83米,体重2268公斤。”
苏丹的档案传播到190个国家,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这位“老单身汉”此前无法与仅存的两头雌性北非白犀牛交配,保护区因此只能寻求体外受精技术的资金支持。
然而2018年3月19日,苏丹因年龄相关的并发症导致健康恶化,最终被实施安乐死。苏丹的死亡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引发全世界的哀悼。虽然直接繁殖未能成功,但它的基因材料被保存,科学家仍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努力拯救这个亚种。
用人类的方式为动物“征婚”,不仅是一种宣传的创意,也是一种保护的呼吁。它让人们在轻松的形式背后,看见物种存亡的严肃现实。或许正因为这些故事带着“亲密感”,它们才能打动普通人的情感,转化为支持保护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