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言”里的生活新景象——“走进新玉树”系列报道⑦

更尕夫妇煮好了奶茶。本报记者 余晖 摄
4月17日,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上拉秀乡布罗村村民更尕夫妻俩又起了个大早,煮好香气四溢的奶茶,两口子顾不上先喝一口,望着女儿怀里的小孙子逗乐起来,今年1月底,小孙子的到来,给老两口的生活又增添了许多快乐和甜蜜。
加上小孙子,更尕一家目前有7口人,说起现在的生活,更尕、江央和在家一起照顾孙子的大女儿白阳都有着各自的幸福感言。
“别看我们住在偏远村庄,跟城里一样,家里电器、家具样样都有,生活条件与我们年轻那会比有了大变化。”更尕一口干肉一口奶茶说,自己从小放牧,习惯了劳作的生活。过去,家里的经济来源只有四五头牛,一年的收入解决基本生活的开支都有些吃力。
当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不服穷的更尕凭借到户帮扶资金以及自己多年的放牧、养殖经验,脚踏实地干起了养殖业。
“家里现有的27头牦牛就是一笔大‘财富’,每年9月至10月,乡上都会组织活畜交易,牲畜不愁卖,一年出个三四头,就能挣到近4万元。这几年,州上陆续出了不少好政策,畜棚有专项补贴,养殖有专家指导,让我没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地继续往好里干。”更尕说。
从几头增加到几十头。看到发展前景,更尕更加坚定了信念:“要靠自己致富,日子才能越来越好。今后,我还想申请小额贷款,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再增加一些收入,让家里的生活条件再变好点。”
妻子江央高兴地接过话茬:“现在,村里用水用电很方便,米面粮油、生活用品,还有牲畜的优质饲料出门步行一公里就能在村综合产业区综合服务超市里购置齐全。除了政策性补助以外,每年我们还能在村里的肥料加工基地和糌粑加工厂这些村集体经济上得到分红,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
靠着老两口勤劳的双手和村集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如今三代同堂的一家人,在高原小村庄里生活得有滋有味。
“虽然搞牦牛养殖比较辛苦,但是能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我们两口子再苦再累也觉得高兴。现在老大、老二女儿都已经工作,还有小女儿和儿子都在青海师范大学读本科,除了每月800元的生活费,我们不用再操心啥,就盼着他们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江央说。
对于操劳半生的父母,已经成家立业的白阳感慨:“以前父母的精力几乎全都放在牛身上,照顾好了它们家里才有收入。而今,村里的超市、有机肥加工基地、糌粑厂等特色产业发展起来,让村民集体受益,每年分红不仅能拿到‘真金白银’,还能分到各种生活物资,这让平日在市区工作的我不再担心父母的生活。”
村民生活大变样,高兴地不只是村民自己,这也给了村“两委”十足的信心和动力。2024年,布罗村村集体经济收益近110万元,物资分红折价及现金分红共计42万余元,“这一届村‘两委’加入了新鲜血液,从年龄、文化水平、发展思路上都有了很大改观,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组织强了、人心齐了,才能攒足干劲谋发展。”布罗村党支部书记旦周弋西说。
今年,在旦周弋西和村“两委”近一个月的奔忙下,布罗村综合产业区综合服务超市即将改头换面,旦周弋西说:“在玉树做商超这块玉树州四川商会在行,已经跟他们对接好了由商会出资,村里综合服务超市的店面和内部货架的更新改造这个月内就能实现。后期他们还会过来指导完善超市管理和运营,我们把超市做得更像样,营收才能再有突破,村民收益才能再有提高。”
曾经,布罗村产业发展滞后,村民生活质量不高,是玉树市出了名的“落后村”。如今,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布罗村以产业带动村民发展积极性,村民追求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愿望愈发强烈,对今后的美好生活期许更多了。
编辑: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