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春华章情系生命所托——记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郭龙飞

时间:2025-05-06 17:01:00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刘姗

4月30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揭晓,甘肃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郭龙飞获颁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作为一名在重症医学一线守卫生命防线的年轻医者,从医13年来,郭龙飞始终将青春华章奉献重症医学,用专业知识捍卫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面对获奖,郭龙飞说,这份荣誉属于甘肃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每一位不分昼夜守护生命重托的医护,是团队为之付出共有的荣光。

去年1月25日,甘肃大部迎来春节前的最后一场大雪。定西患者王某某因肺功能衰竭生命垂危,当地虽然进行了多次救治,但还是回天乏术。

情况危急,转院救治才能有一线生机。时间就是生命,面对患者家属发出的请求。郭龙飞和团队决定连夜接人,对于患者来说,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等待。

窗外飘着雪花,路上白茫茫一片,急救车在风雪中前行,车灯照亮了前路。

郭龙飞说,那天的情况确实紧急,不然他们也不会在雪天冒险出发,因为那一刻,生命确实等不了,已经封闭的高速公路为他们开出生命通道。

接到患者的那一刻,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家属也安心不少。

“患者已经深度昏迷,我们在车上采取了急救措施,车窗外雪越下越大,高速路上就我们一辆车行驶,定西到兰州不算远,但是天气不好,先要稳驾慢行。”郭龙飞说,到了医院,他们立即给患者实施了手术,建立起循环系统,让患者暂时解除生命危险,看看时钟,已是凌晨1时。

这个时间段,重症医学监护室依然灯火通明,医护人员按照规程观察、照顾着每一位重症患者,此刻的他们是生命最脆弱的时候,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掉以轻心。

马上就要过年,重症医学科病房患者并未减少,所以对医护来说,过节他们会更忙。

“我从医13年,每年春节都很忙碌,有些朋友不理解,都快过年了,你们还跑到外地接患者,这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吗?就不能等到年过了。”郭龙飞说,其实朋友们可能也是为他们好,可是生命没有假期,大过年的,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度过。既然来了就是生命所托,从来没有节假日之分。

特别是甘肃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是国家重点建设专科,甘肃很多患者到这里就是最重要的守护屏障,医护人员必须全力以赴。同时,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也是这个团队的共同选择。

郭龙飞长期深耕重症医学领域,凭借对医学事业的无限热忱和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铸就了精湛的业务能力。面对复杂棘手的重症病例,他总能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沉稳冷静的判断,精准剖析病情,制定科学有效的救治方案,一次次将重症患者从死亡深渊中拯救出来。

作为甘肃省人民医院ECMO(体外膜肺氧合)青年骨干创新团队负责人,郭龙飞始终致力于提升危重症患者救治技术水平,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带领团队推动ECMO技术帮扶工作,填补医院乃至全省多项ECMO技术空白,为提升区域危重症救治能力贡献重要力量。

郭龙飞说,其实医生对患者的责任,最大程度就体现在自身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这些年,甘肃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直在通过医疗水平进步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相关数据也也得到了印证,特别是ECMO技术让以前难以攻克的难题有了新解,让生命可以重新绽放。作为一名青年医生,他的从医路还很长,只有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才能真正不负生命重托。

在郭龙飞看来,重症医学的成功除了诊疗技术不断提升,医患更是一个紧密共同体,很多难关其实是患者和医护一起闯。

去年7月,一位放牛的农民被牛顶成重伤,全身多处骨折并发炎症,在老家治疗症状未见缓解,转到甘肃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时人已昏迷。

郭龙飞和家属聊天得知,患者是一家人的顶梁柱,如果放弃治疗等于一家人的天塌了。再大的困难一起扛,分析了病因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郭龙飞鼓励家属增强信心,一起共渡难关。

在医患共同努力下,通过半个月治疗,患者终于脱离危险,转入普通病房,后来完全康复出院了。

“我们在治疗过程中,明显能感觉到患者的求生欲,他很配合,很多难关我们一起闯过来了。”郭龙飞说,重症监护室与生命赛跑,每个人都是英雄,在这里工作,只有用尽全力,才能不留遗憾。

那位患者由于受伤家庭比较困难,医院也在允许的范围进行费用减免,希望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

“未来,我将继续服务在重症一线,这个职业充满挑战,更需要责任和勇气,生命所托,我定当竭尽全力。”郭龙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