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向好向优工业经济发展态势
宋翠茹
春和景明,万物勃发。
青海工业经济在今年一季度取得的6.4%增长,为我们提振了信心、鼓舞了斗志。取得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得益于青海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的持续释放,更源于前瞻性的政策引导和市场主体活力的有效激发。
从39位省级领导逐一对接联系39户重点企业到三级干部包联企业服务机制,从深入324家企业开展入企服务360余次到111个项目的精准招商,从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到绿色算力新赛道的布局,青海正在走出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重要数据呈增长态势,蕴含着承前启后的深意。据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青海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从门类看,制造业扭转去年持续下降态势,增加值同比增长8.2%,采矿业增长1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0%。传统行业贡献突出,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五个行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贡献达105.2%。消费品制造业生产向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去年同期下降4.5%)。
尽管一季度青海工业经济取得了“开门红”,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青海工业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如何巩固一季度工业经济向好态势,持续释放发展动能,推动全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要从中思考和探寻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可能。
首先,青海工业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忧患意识,在已有成绩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强化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从投资、产业、财税、金融等政策入手,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全方位支持青海工业发展,推动工业经济行稳致远。
其次,让龙头企业的“榕树效应”最大化,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良性循环,延链补链做强产业。青海聚焦本地优势产业,助推盐湖化工,清洁能源,生态农牧业等特色资源加工类企业发展,通过以商招商的模式,政策精准扶持,吸引上下游产业企业来青海发展,逐步构建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最后,全省上下需深化“入企服务”机制,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加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跟踪,确保签约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全年经济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青海一季度6.4%的工业增速,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青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我们相信,进入新发展阶段,青海工业正以自身的实践,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的新路径,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注入更强动能。
编辑:韩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