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减重新选择!临沂首例内镜下胃转流支架植入术在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
鲁网4月14日讯 在健康的赛道上,肥胖已成为众多人难以跨越的障碍。4月2日,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成功为一名BMI值为31.6的肥胖症患者实施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手术过程顺利,耗时30分钟左右,术后两天患者即顺利出院。

医学上常用体重指数(BMI)评估人体胖瘦程度及健康状况,BMI在25kg/㎡-30kg/㎡称为超重,BMI大于30kg/㎡即为肥胖。该患者BMI高达31.6kg/㎡,被过度肥胖困扰多年。“我尝试了很多种方法,但是都不理想,也尝试改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但成效甚微。”患者表示,肥胖对其生活造成不便的同时,对其健康也已造成严重威胁,为此,他有着强烈的减重意愿。

了解到临沂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徐向明主任、孔令建主任、季涛主任带领开展的内镜下减重技术能够以内镜下操作的方式、较小创伤地实现部分减重代谢手术效果,于是选择了该治疗方式。
内镜下胃转流支架植入术是近年刚刚兴起的一项新兴技术,其原理是通过胃镜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置入一个60cm的生物管状套膜,隔离食糜与肠粘膜接触,加快食物通过近端小肠的速度,干扰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激素信号,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治疗肥胖及肥胖相关合并症的目的。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逆性、并发症好、性价比高等诸多优势,患者接受度更高,为更多深受肥胖困扰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治疗新路径,更将减重手术带入“微创”时代。

这种胃转流支架设计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在无痛胃镜下5到10分钟即可完成释放,置入3个月后即可取出,在患者的身体上几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恢复迅速。3个月后,患者可持续减重,直至恢复正常体重。但术后患者需配合严格的饮食管理和并发症防控。如置入后前期以流质饮食为主,避免腹部剧烈运动则能减少支架移位的风险。
同时支架置入后,科室依托智能化服务平台,专门负责患者术后康复。医护人员可24h在平台实时跟踪随访服务患者,密切关注患者反应,及时回复各种疑问,及时给予对症处置,处理各种需求,帮助患者平稳度过适应期。消化内科治疗团队将会持续跟进减重患者的术后情况,协助患者建立可持续的健康管理习惯。

随着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深入推进,临沂市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号召,陆续开展体重管理中心门诊等多种举措,从生活方式调整到药物治疗,再到外科减重手术等。而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系统置入术作为腹腔镜微创手术的补充,为适合人群提供了一种新的减重选择。
临沂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将始终致力于创新的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持续以创新技术填补治疗空白,为肥胖患者点亮希望之光。(通讯员 王小彤 孟凡艳)
联系我们:
地址:
消化内科门诊:临沂市人民医院北城院区2号楼二楼D2消化内科诊区 知名专家门诊:临沂市人民医院北城院区10号楼东区5楼
门诊时间:
徐向明主任:消化内科门诊 周二8:00-12:00;14:00-17:30
知名专家门诊 周四8:00-12:00;14:00-17:30
孔令建主任:消化内科门诊 周四8:00-12:00;14:00-17:30
季涛主任: 消化内科门诊 周二、周三8:00-12:00;14:00-17:30
责任编辑:王军
来源::40 鲁网